專項答題 | 關于民用航空,你知道的有多少?
我國自主研制并已投入商用的首款大飛機是什么?飛機飛行過程中,乘客能任意換座位嗎?乘坐飛機,對于攜帶充電寶有哪些規(guī)定?民航客機的適航證有哪些種類?有時飛機降落時乘務員要求旅客咀嚼食物,目的是什么?……這些問題,都與人們日常乘坐飛機出行及民用航空有關。
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出行方式大大改變,乘坐飛機出行的人也越來越多,僅在剛過去不久的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,我國民航累計運輸旅客就達到了1708.2萬人次,日均運輸旅客213.5萬人次。12月7日是國際民航日,為了傳播民用航空基本知識和理念,提高公眾對航空安全的認識和理解,推動我國民用航空業(yè)的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,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特別推出“創(chuàng)新促進全球航空發(fā)展”專項答題活動。
公眾通過答題,將學習了解到豐富的民用航空知識,包括首款飛機的出現(xiàn),我國第一個飛機設計師,我國大飛機的最新發(fā)展動態(tài),乘坐飛機安全出行常識、對于乘機出行有哪些錯誤的認識等等。
掃描下方二維碼
參與“創(chuàng)新促進全球航空發(fā)展”專項答題
本期專項答題活動旨在提升公眾對于民用航空的認知水平,樹立航空安全的正確觀念,并得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學會、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協(xié)會、中國電信博物館、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協(xié)會、中國聯(lián)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協(xié)會、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。
背景介紹
1944年12月7日,52個國家在芝加哥簽署了《國際民用航空公約》(也稱“芝加哥公約”)。根據芝加哥公約的規(guī)定,1947年4月4日,國際民航組織ICAO正式成立。1992年9月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第29屆大會作出決議,自芝加哥公約簽署50周年的1994年起,將每年的12月7日定為“國際民航日”。
第一次慶祝國際民用航空日是在1994年12月7日,以紀念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的憲章《國際民用航空公約》簽訂50周年。1996年,根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的倡議并在加拿大政府的協(xié)助下,聯(lián)合國大會以決議形式正式承認12月7日為國際民用航空日,并將其列為正式的聯(lián)合國日,并促請各國政府以及有關國家組織、區(qū)域組織、國際組織和政府間組織采取適當步驟,紀念國際民航日。為使慶?!皣H民航日”的活動更具有實際意義,國際民航組織每年確定不同的主題在世界范圍內舉行活動。
開展“國際民航日”活動的主要目的是,為在全世界樹立和加強對國際民航在各國社會和經濟發(fā)展中重要性的認識,同時強調國際民航組織在促進國際航空運輸?shù)陌踩⒏咝Ш驼7矫嫠鸬降淖饔谩?/p>
2023年京津冀公民科學素質大賽通過線上形式設置每日答題、限時挑戰(zhàn)答題、PK答題、專項答題等不同模式,可讓您在碎片化時間利用“小屏”提升科學素養(yǎng)。您還可以通過“測測你的數(shù)字科學素養(yǎng)”板塊進行自測,了解自己在科學精神與思想、科學方法、科學知識、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的基礎情況。
同時,大賽還將從解讀國家戰(zhàn)略、前沿科技、社會熱點、科學(家)精神、應急科普、科學辟謠等不同角度,與相關單位合作開展不同主題的專項答題。